Cu/TiO2/ITO薄膜元件阻变性能与机理研究

2016-01-02 刘俊勇 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以磁控溅射方法沉积TiO2 薄膜和Cu上电极层,制备Cu/TiO2/ITO阻变存储器元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X 射线衍射仪、X 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薄膜材料进行性能表征,测试结果表明:TiO2 薄膜表面平整、致密;结构以非晶为主,仅有少量金红石相TiO2 (110)面结晶;钛氧比为1:1.92(at%),说明薄膜内部存在少量氧空位。在阻变性能测试中,元件呈现双极阻变现象,阻变窗口值稳定,数据保持特性良好,但未出现Forming 过程。通过对阻变元件I-V 曲线线性拟合结果的分析,得出阻变机理由导电细丝理论和普尔- 法兰克效应共同控制。进一步分析发现,被氧化的Cu 离子在偏压作用下很容易在TiO2 薄膜内迁移并形成直径较大且较为稳定的导电细丝。

  阻变存储器因操作电压低、读写速度快、数据保持特性好、能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相兼容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其以介质层薄膜材料电阻在适当外加电压作用下,真空技术网(http://www.chvacuum.com/)认为可在高阻态(HRS)和低阻态(LRS)之间实现可逆转换为基本工作原理,并作为记忆存储的方式,从而实现‘0’和‘1’的存储。

  在相关研究中,阻变机理的不明朗一直是影响阻变存储器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在阻变存储器材料中研究较多的为氧化物体系,其中,TiO2已被证实具有良好的阻变性能。本课题组在实验中制备的阻变器存储器元件为Cu/TiO2/ITO,即上电极材料选择Cu;下电极选择已被广泛应用于阻变存储器的ITO 材料;介质层,也称阻变层,为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的TiO2 薄膜。本文对TiO2 薄膜阻变性能与机理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元件阻变机理与导电细丝理论和普尔-法兰克效应有关,为解决TiO2 阻变机理的不明朗问题提供了参考。

1、实验

  实验所得Cu/TiO2/ITO 阻变存储器元件符合垂直三明治结构,其中,TiO2 为阻变介质层;基底选择ITO 导电玻璃,因其既可以支撑阻变介质层,也可以作下电极;选择Cu 作上电极。利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在ITO 基底上制备TiO2 薄膜,工艺参数如下: 溅射功率80W、氧氩比10/90(sccm)、靶基距60 mm、工作气压0.7Pa、溅射时间6 min、本底真空达到3×10-4 Pa,制备的TiO2薄膜厚度约为25 nm。使用带有微孔的掩模板控制Cu 电极的形状,Cu 电极的直径约为0.1 mm。

  本实验采用的磁控溅射设备为IMS500 型超高真空离子束与磁控溅射联合镀膜设备。制备阻变介质层时使用靶材为金属钛靶, 纯度为99.99%; 沉积上电极时选用金属铜靶, 纯度99.95%;电离气体Ar,纯度99.999%;反应气体O2,纯度99.99%。性能测试包括薄膜阻变性能和材料性能测试:薄膜元件阻变性能的测定采用Keithley4200-SCS 半导体参数分析仪,元件阻变特性的主要性能参数包括:I-V 特性曲线、操作电压、耐受性、保持特性和阻变窗口;薄膜的成分、化合价的测定采用美国Thermo Scientific 公司ESCALA250 型X 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薄膜结晶状态的测定采用荷兰飞利浦X/Pert Pro MPD 型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薄膜表面形貌的测定采用美国Agilent 5500 型原子力显微镜(AFM),薄膜厚度的测定采用KLA-Tencor D-100 型轮廓仪。

2、结果分析

  2.1、薄膜材料性能

  图1 所示为TiO2 薄膜的小角度掠入射XRD谱。结果表明制备的TiO2 薄膜主要为非晶态,符合直流磁控溅射方法沉积的薄膜通常为非晶态的规律。在2θ=32°的位置出现了一个微弱的衍射峰,对应着TiO2 金红石(110)晶面,薄膜内存在少量结晶。

  为了分析实验制备所得TiO2 薄膜的成分及价态信息,采用XPS 对薄膜进行测试,结果如图2 所示。图2(a),Ti2p 谱中出现两个峰,其中结合能为458.4 eV 处的峰对应Ti2p3/2 电子,结合能为464.1 eV 处的峰对应Ti2p1/2 电子,两个峰均对应着Ti4+;图2(b)中,O1s 的峰由两个峰拟合而成,其中结合能为529.6 eV 处的峰被认为是晶格氧,而530.8 eV 处的峰被认为是吸附氧。通过原子灵敏度因子法计算钛和晶格氧的相对含量,可得薄膜的钛氧比为1:1.92,氧原子略低于化学计量比,可推测薄膜内部存在一定量的氧空位。非化学计量比的TinO2n-1 相(n=4 or 5,称作Magnéli相)将因构成比金红石相更稳定的导电细丝而降低薄膜的电阻。

Cu/TiO2/ITO薄膜元件阻变性能与机理研究

图1 TiO2 薄膜的小角度掠入射XRD 谱

Cu/TiO2/ITO薄膜元件阻变性能与机理研究

图2 TiO2 薄膜的XPS 谱图

  TiO2 薄膜表面形貌如图3 所示。图3 显示TiO2 薄膜表面呈颗粒状,颗粒直径15nm 左右,大小均匀,无团簇;薄膜表面平整,结构致密,表面均方根粗糙度为1.19 nm。可见TiO2 薄膜的沉积质量比较好,致密均匀的组织结构有利于保证元件良率。

Cu/TiO2/ITO薄膜元件阻变性能与机理研究

图3 TiO2 薄膜的AFM 表面形貌图像

  2.2、阻变性能

  图4 为元件典型的I-V 曲线。曲线1st 及3rd所示为元件典型的Set 过程,在测试过程中,元件没有出现明显的Forming 过程,即第一次Set 的电压值(1.32V) 并未远大于其他Set 的电压值(0.85V-1.45V)。降低乃至消除Forming 电压是阻变元件的优化方向之一, 因为在实际应用中,Forming 过程所需的高电压将给高密度集成带来巨大障碍。曲线2nd 和3rd 分别是元件出现的两种不同类型的Reset 过程,曲线2nd 存在电流的突变,是阻变元件典型的Reset 曲线;而曲线3rd 没有明显的电流突变,电流是缓慢变化的,这是一种“非典型性”的Reset 过程,该过程可能会给元件的实际应用带来一定困难,因为Reset 过程中需使用一个较大且持续的电压。元件前4 次Cycle 的Set 及Reset 过程分别符合线1st 及2nd 的规律,随后的Set 及Reset 过程分别符合曲线3rd 及4th 的规律。接下来将结合元件其他的性能参数分析这两种不同的阻变过程。

Cu/TiO2/ITO薄膜元件阻变性能与机理研究

图4 元件典型的I-V 曲线

  元件的高、低电阻值的分布情况如图5 所示。低阻值稳定在200Ω-300Ω 之间,高阻值稍有波动,分布在2000Ω 左右,高、低阻态区分明显,满足信息存储要求。

  另外,元件前4 次Cycle 的高阻值明显高于其他Cycle 的高阻值。联系图4 中两种不同的Reset 曲线, 存在电流突变的曲线2nd 所对应Reset 过程将造成元件较大的高阻值,而电流缓慢变化的曲线3rd 所对应的“非典型性”Reset 过程使元件的高阻值较低。

  2.3、阻变机理推导

  为研究阻变机理,对两种阻变过程的I-V 曲线进行线性拟合,结果如图6 所示。对于阻变机理的推断,氧空位作用的分析十分重要。曲线2nd和4th 拟合结果分别为I~V1.01 和I~V1.03,即两种阻变过程的低阻态均符合欧姆定律,说明薄膜内形成了导电细丝;曲线3rd 的低电压部分双对数坐标下的拟合结果近似线性(I~V1.10),在高电压部分有些许偏离,该拟合结果与SCLC 效应、肖特基发射机制及P-F 效应等阻变机理均不相符;曲线1st 在ln(I/V)-V1/2 坐标下呈线性关系,符合P-F 效应。

Cu/TiO2/ITO薄膜元件阻变性能与机理研究

图5 元件的高、低阻值分布

Cu/TiO2/ITO薄膜元件阻变性能与机理研究

图6 元件I-V 曲线的线性拟合

  综上说明元件阻变特性的出现是由于导电细丝的形成和断裂,在前4 次Cycle 中高阻态的导电机制由P-F 效应主导,而其他Cycle 中高阻态的导电机制暂无法用以往的机制解释。

  以往的研究表明Cu 在氧化物中的迁移率较高,且Cu 原子在溅射沉积时会获得很大的动能,因此Cu 原子很可能被注入TiO2 薄膜内,造成TiO2 薄膜阻变介质层的有效厚度变薄,而且被氧化的Cu 离子在偏压作用下很容易在TiO2 薄膜内迁移并形成直径较大且较为稳定的导电细丝,造成很低的低阻值(如图5 所示),同时这也是元件消除了Forming 的原因;前4 次Cycle 中,导电细丝仍不够稳定,负向电压扫描可以使导电细丝完全断裂,导致了曲线2nd 所示Reset 过程中电流的突变,以及较高的高阻值;而在其他Cycle 的Reset 过程中,已经较为稳定的导电细丝被慢慢溶解,元件的电阻值逐渐增大,形成了平缓的reset 曲线,但导电细丝直到最后都并未完全断裂,即高阻态时薄膜内仍存在连接上下电极的导电细丝,最终造成了高阻态时的电阻值较低以及I-V 曲线的拟合结果近似于1。

3、结论

  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Cu/TiO2/ITO 阻变元件,在阻变性能数据结果上分析阻变器可能存在的阻变机理,真空技术网(http://www.chvacuum.com/)认为可得出以下结论:

  1)制备所得的TiO2 以非晶为主,钛氧比为1:1.92(at%),薄膜内部存在少量氧空位;

  2)TiO2 阻变存储器的阻变机理由导电细丝理论和普尔- 法兰克效应共同控制;

  3)导电细丝与电离的Cu 离子在薄膜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离子迁移至下电极形成导电通道;

  4) 导电细丝的不完全断裂易在阻变性能表现出电流发生缓慢变化的“非典型性”Reset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