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R导体检漏真空室的设计与优化(2)

2009-11-17 彭晋卿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

真空室应力分布图

图3 真空室应力分布图

  以上ANSYS优化设计所得的壁厚为单纯考虑外部大气压作用时的计算壁厚,实际壁厚还应该加上壁厚附加量,若取封头的附加壁厚为4.8mm,圆筒的附加壁厚为1.8 mm。则用ANSYS优化设计得到的结果为:封头壁厚15mm,圆筒壁厚10mm。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运用ANSYS软件对真空室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能大大节省原材料,降低成本。

2、真空机组设计

  ITER导体检漏真空室必须满足极限真空漏率要求,制造过程中需进行部件检漏和整体检漏,本底真空度要好于10-4 Pa,真空室整体漏率不大于1×10- 9 Pa·m3/s,上封头材料和焊缝的总漏率小于10- 10 Pa·m3/s,中间筒体材料和焊缝的总漏率小于10- 10 Pa·m3/s。

  真空室全部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制造,真空室表面积为95.6m2,检漏导体表面积为268m2,总表面积为A=363.6m2;容器空载体积V=105.7m3 。真空室工作压力Pg=1.0×10- 4Pa;系统总的漏气量应好于1.0×10- 3Pa·L/s;整个真空室内表面全部机械抛光,抽气10h后,材料单位面积出气率为q10=2.7×10- 4 [Pa·L/(s·m2)]。

2.1、真空泵的选择

2.1.1、有效抽速S

  真空室保持1.0×10- 4 Pa 工作压力所需要的真空系统的有效抽速S 为

S = Q/Pg[L/s] (10)

  式中Q 为真空室的总气体量[Pa·L/s],Q 由如下两部分组成,即

Q = Q1 + Q2 [Pa·L/s] (11)

式中Q1———真空室及真空元件的出气量;
  Q2———真空室的总漏气量;

  将(11)代入(10)得到有效抽速S 为:

2.1.2、分子泵的抽速Sp

  经计算分子泵与真空排气口间总流导U 为2878 L/s,那么分子泵的抽速Sp 可由下式计算出来

  因此根据真空室要求的工作压力Pg=1.0×10- 4 Pa 及所需要的抽速Sp, 决定选用1 台1600L/s 复合分子泵作为真空系统的主泵,选择1 台15L/s 的机械泵作为分子泵的前级泵。

2.2、抽气时间计算

  真空室总体积约为105 m3, 工作压力1.0×10- 4 Pa ,选用两台70L/s的机械泵作为粗抽泵将真空室由大气压粗抽到20Pa, 则粗抽时间为:

式中t———抽气时间,s
  Sp———泵的名义抽速,L/s
  V———真空设备容积,L
  Kq———修正系数,本文取2
  pi———设备开始抽气时的压力(Pa)
  p———经t 时间抽气后的压力(Pa)

  真空室压力抽到20Pa时,启动分子泵。考虑出气的影响,10h后的出气量为

Q10=q10× A=2.7×10-4×363.6=982×10-2 [Pa·L/s] (15)

  此时真空室的压力为

  所以抽气10h后可达到真空室的工作压力1.0×10-4 Pa。

  因此整个真空系统就由1台1600L/s复合分子泵、1台15L/s前级泵,2台70L/s的粗抽泵组成。真空系统的结构如图4所示:

真空系统结构图

图4 真空系统结构图

3、结论

  本文对两种不同结构的真空室壁厚进行了计算,不设置中部加强筋时真空室圆筒壁厚为19.3 mm,设置加强筋后壁厚可以减少4.3 mm;采用ANSYS 软件对整个真空室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最优壁厚为:上、下封头15mm,圆筒10mm,因此可见在满足真空室刚度和强度要求的条件下按照ANSYS 优化设计可以节省大量原材料。根据真空室要求的工作压力pg=1.0×10-4 Pa 及所需要的抽速Sp,选择1 台1600 L/s 复合分子泵、1台15 L/s 前级泵,2 台70 L/s 的粗抽泵组成的真空机组是可行的,抽气10 h 后可以达到真空室要求的工作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