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课程教学设计与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

2014-12-07 张伶俐 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设计的原则, 从课程内容构建、教学单元设计展示、考核方案设计等方面对AutoCAD课程教学进行设计与改革。

  AutoCAD 课程是机械职业教育中普遍开设的学习课程, 学习的是AutoCAD 软件操作, 与《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紧密关联, 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要求学生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和综合运用能力。目前的授课把命令按模块划分, 以命令讲解为主, 练习为辅, 造成学生只是孤立地认知每个操作命令, 不知道如何运用, 更不清楚综合运用, 真正遇到实际工作任务时一脸茫然。因此, 要改变目前教学中出现的不足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 而采用能高度体现实用主义教学原则, 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实施若干个完整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设计, 显然成为较优选择。因为该教学设计强调" 学中做, 做中学", 倡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以及充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发扬学生小组协作的团队精神, 学生在以工作为主线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完成既定任务, 有效地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实现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系统学习工作过程知识,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设计

  (一)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设计原则

  AutoCAD 课程工作过程化教学设计基于两个基本原则, 一是逆向设计原则, 二是遵循学生学习成长的一般规律原则。

  逆向设计原则, 即根据毕业生就任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能力和知识要求来确定课程教学内容, 通过系统化设计若干个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把相应的能力要求和知识点包含进去, 学生圆满完成即可既学习了理论知识又掌握了实践操作。

  学生学习成长的一般规律是指循序渐进、温故知新的学习规律。一是学习的命令应由少到多、由单一到综合逐渐叠加。二是完成的任务由简单到复杂、由容易到困难。三是以任务驱动操作命令的学习, 即新的工作任务在之前学的操作命令基础上引入新的操作命令, 迫使学生习新命令才能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如此循环, 学生知识量不断上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 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也不断提升, 最终实现职业能力的逐步提升。

  (二) 工作过程系统化工作任务设计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以及对机械制造类岗位群的深入调研、了解, 按照逆向设计和遵循学生学习成长的一般规律原则, 设计了基本平面图形、绘制典型零件图、绘制装配图、三维实体建模的四个单元, 每个单元可根据不同专业的设置要求, 即课时数的不同来设置数量不同的工作任务。本文根据数控技术专业36 学时来考虑, 在基本平面图形学习单元设置了绘制标准图框、绘制垫圈、绘制凸台3 个工任务,绘制典型零件图学习单元设置了绘制齿轮、法兰盘、叉架、轴和泵体零件5 个工作任务,在绘制装配图学习单元设置了绘制平口虎钳装配图1 个工作任务, 在三维实体建模学习单元设置绘制泵体零件三维实体1个工作任务, 由于篇幅有限, 上课演示的项目, 以及学生课后练习的项目在此就不再一一展示和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登录该课程在我校的精品课程网站详细了解。AutoCAD 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工作任务设计结构如图1 所示。

AutoCAD课程教学设计与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

图1 AutoCAD 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工作任务设计结构图

  (三) 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单元设计展示

  为了能更好地实施教学, 确保学生能圆满完成每个工作任务, 达到预期效果, 每个工作任务学习单元都按照单元教学设计、工作任务书、单元学习指导书、PPT 多媒体课件、操作视频等方面来准备教学用材料。本文以绘制泵体零件图这个工作任务为例, 展示如何进行学习单元的设计。如表1 所示。

表1 学习单元教学设计示例

AutoCAD课程教学设计与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

  近年来笔者一直按照本文论述的教学设计实施教学, 从对学生学习的细致观察, 以及每次课的教学总结、反思中可以发现许多突出的好现象。一是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每次课为了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 学生都能专注听讲、抓紧时间、认真操作、细致地提问等, 表现出对知识的如饥似渴、迫不及待尝试操作的心态。二是学生每次都能完成任务, 所以很有成就感和自信心, 持续保持热枕的学习致。三是学生的整体水平较均衡, 分层不是很明显。四是学生能善于思考、勇于探索, 对操作命令的记忆更深刻、认知更深入, 能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 以及能发现操作过程中的错误或解决遇到的问题。五是积极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如登录课程网站学习、参加网上操作竞赛、校内操作竞赛等, 不仅要求会操作, 还力求快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