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从CAD到微博——技术因素如何影响规划进步

2014-11-29 孙施文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

  这次论坛的题目是:“ 技术进步: 从CAD 到微博”,我以为这谈的不是规划技术,只是规划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或者说是可以运用的技术。从CAD到微博,实质上可以看成是从规划过程中为规划师使用的操作工具,到规划逐步向社会化发展的手段。

  从CAD到微博实际上就是从计算机制图技术到网络技术,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可以按年代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是1980年代CAD技术的应用,让规划师从极耗时间的手工制图中得到解放,使规划师能够有精力真正从事研究分析及规划设计工作,这是CAD技术带来的好处。但其也有一些弊端,计算机图对于设计思想的表达没有高水平人员手绘的准确、生动,所以在CAD技术应用到一定程度时,我们期待艺术的提升和回归。

  第二个阶段,在CAD技术应用的同时,一些计算机分析手段也开始被引入规划领域,并且在1990年代到来时达到了一个高潮,如系统工程理论、计算机数据分析技术等等。当时规划界甚至一度认为将来计算机可以解决城市的一切问题。我曾经参与过一个课题,叫中小城市规划专家计算机智能评估系统,初衷是建立一个计算机评估系统,由计算机自动判断一个规划的好坏,但最后不了了之。为什么呢?因为在建立专家评判系统时,发现城市规划的问题判断并不是简单和容易抽象的,每个问题都会因时间、环境等多要素影响而有多个解决方案。把城市规划问题当成工程对待,希望计算机及新技术的应用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计算机及新技术的应用实际上只是丰富了规划师的分析手段、研究手段。这在1990年代末的规划界已经形成共识。进入2000年之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

  普及,城市规划行业也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融合。通过网络,规划师能够轻易地获取到相关学科的知识,并可进一步与相关学科一定层级的专业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可以及时掌握相关的政策法规,更好地分析形势并判断发展趋势;规划师之间也可以更好地沟通、交流,提高学识水平。规划行业由于网络而受益非浅。

  说到微博,可能我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因为我没有开微博。对公众来说,微博可能是一种表达或者宣泄的平台;而对于规划师来说,微博既是表达观点、使公众能够听到规划师意见的平台,也是规划师了解民意、民情的平台。我觉得这一点袁奇峰老师和马向明老师做得非常成功,现在是微博名人。

  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在近几十年有了很大的进步,而每一次进步都有相关技术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从CAD到微博,都促进了规划学科的发展。

  孙施文:

  确实,CAD等技术解放了规划师,推动了规划的系统化、科学化发展,而微博使规划师能够关注更大范围内的信息及把规划的信息传达出去。这里有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我认为微博就是一个信息的组织模式,即规划师可以通过微博的平台进行信息的收集和规划师间的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规划的成果向更为广泛的公众传达。从技术发展来说,并不是新技术出来就淘汰了旧技术,实际上从CAD到微博,一直是在累积。以后技术手段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但最终的结果都是为了实现更好的社会表达。微博,正是这种表达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