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e的含量对TA15钛合金性能和组织的影响(2)

2010-01-15 闵新华 宝钢股份特殊钢分公司

4、讨论

4.1、杂质含量对性能的影响

  据文献介绍,除了Al、Mo、V、Zr 等合金元素外,钛合金中杂质含量对性能的影响很大,杂质含量增多可提高太合金的强度而降低其塑性。O、N、C、Fe 是钛合金中经常存在的杂质,Fe 在有些牌号中还是主要强化元素。其中,N 对性能的影响最大,O 居中,C 最小。真空技术网另文中列出了N、O 含量对碘化法钛机械性能的影响(见表3、表4)。从表3 中可以看到:当钛中随着N 含量的增加,室温拉伸强度逐渐增加,并且增加幅度明显,当钛中含0.23%N 时,拉伸强度可以提高到92 公斤力/毫米2,塑性下降,但不厉害;从表4 中可以看到:钛中O的含量增加,也使室温强度增加,但是含量在0.25%以下时,增加幅度不大。钛中O 的含量每提高0.1%就使其强度约升高15公斤力/毫米2,但是O 对断裂韧性影响较大,因此O 在钛合金中的含量要低,一般技术要求在0.15%以下。

  那么从本实验中得到:TA15 钛合金中O 从0.09%增加到0.12%~0.13%,Fe从0.10%增加到0.15%后,室温、500℃拉伸强度均提高了约40Mpa,从统计数据来看,室温、500℃拉伸强度的提高应该是O 的贡献, Fe含量的增加对强度贡献不明显。O、Fe 含量的增加对塑性的影响倒不大,成分1 和成分2 的实验结果基本相近;而持久强度的提高可能是O、Fe提高的共同作用。再看成分3中N 含量增加后,室温拉伸强度进一步提高,高温拉伸强度却没有增加;而室温和高温的断面收缩率、室温冲击均下降。

4.2、杂质含量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按照常规的钛合金微观组织的分类方法,本实验中不同杂质成分的TA15 钛合金试样的微观组织均是双态组织,即包括球状和片状混合的组织类型,而描述这类组织的主要参数有初生α相(等轴球状)的颗粒尺寸,次生α相的片层厚度(粗细)和不同形貌的体积分数。本实验没有研究三种成分不同相的体积分数,但一定程度上从初生α相、次生α相上反映了杂质含量对显微组织的影响。热加工工艺参数对最终成品的组织形貌起决定性作用。本试验的热加工工艺是一样的,均是在相变点以下40℃终轧。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在热加工工艺一致的情况下,β晶粒的尺寸、α片状的厚度还与合金的成分、含量有关。从本实验的结果来看,增加O、Fe 含量,初生α相的颗粒变得均匀、细小,短棒状的次生α相增多,这样的组织有利于拉伸强度、持久强度的提高,而塑性没有下降。根据室温强度的经验公式:

  σb=156-0.005D-1.0d-15b

  其中D 是原始β晶粒平均直径;

  d 是片状α集团的平均直径;

  b 是片状α的厚度。

  在本实验中假设原始β晶粒平均直径看作是相等,那么从光学显微镜的组织照片和扫描电镜照片来看:随着O、Fe 含量的增加,短棒片状α增加,说明片状α集团的平均直径减少,同时片状α的厚度也变薄,造成了σb 提高。另外,初生α相的颗粒变得均匀、细小也使得σb 提高。

  而随着N 含量的增加,片状α变得细、更短,使得σb 进一步提高,但是,成分3 得到的组织形态较之成分1 和成分2 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对塑性和冲击造成了下降的影响。具体的机理有待做更深入的研究。

5.、结论

1) 在标准范围内,适当增加主要杂质元素O、Fe 的含量,有利于提高TA15 钛合金的室温和高温拉伸强度,对塑性和冲击韧性影响不大;同时也提高了500℃的持久强度。

2) 在增加O、Fe 的含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N 含量,TA15 钛合金室温拉伸强度继续提高,但500℃高温强度变化不大,而塑性和室温冲击韧性下降。

3) 从本实验结果来看:对于近α钛合金TA15来说,若想取得良好的综合性能,杂质元素O、Fe 控制可以适当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