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十届国际真空展看真空行业发展(2)

2009-09-04 沈阳真空技术研究所苏原 中国真空学会真空工程学术交流会

  传统的有油真空系统,能源利用率普遍较低,其中尤以油增压泵油扩散泵为甚,简直就是“电老虎”,正是在此背景下,分子泵得以大行其道,在Φ400mm以下的区域内大有取代传统扩散泵之势。同为Φ250mm的泵,扩散泵功率比分子泵的大五倍,可见能源浪费之大。长此下去,有油真空系统的市场空间势必越走越窄。

2.2、紧跟时代主题以创新求发展

  以新能源开发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兴起,当此时刻,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据统计,1MW的风电机组需用一吨的稀土磁体,在太阳能电池产业及核电产业中,真空技术、真空设备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与设备,尤其是各种类型的真空镀膜设备。与国外同类真空展不同,在本届展会上,除北京和承德的两家厂商展出了与太阳能制备有关的设备及样品外,少有其他国内厂商展出相关产品,如单晶炉制造、太阳能集热管生产单位等。表明我国的真空行业与西方同行相比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起跑阶段已经慢了不止半拍。目前以引进薄膜太阳能电池设备为主导的一场引进飓风正在从长三角地区吹向全国,西方国家正在利用这一机遇完善设备工艺、开发新技术,然后再来鼓动新一轮的引进潮。30年来半导体芯片生产线引进将国内的真空行业、电真空行业完全屏蔽在外,成了国际几大承包商的天下。在新的世纪里,同样的历史是否还要在太阳能电池领域重演一遍?面对同样的机遇,国内真空界有实力的厂家为何不奋起一搏?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真空行业内,真空泵厂的比重较大,改革开放以后,产品区域化的现象日趋严重,与此相伴的就是产品同质化,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技术力量不足以担此重任,搞创新费钱费力,厂家不肯在产品创新、改进上做更大的投入,长此以往,整个地区的同类产品将深陷“技术落后,无利可图”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产品同质化同城兄弟血拼价格是不少真空泵厂多年来难以走出的怪圈,新能源开发,为我们调整产品结构,开拓新领域提供了难得机遇,我们应该以自己多年的积淀,大力创新,以创新打开机遇之门。

2.3、在竞争中提升产品档次,向高端产品进军

  改革开放30年来,西方各大真空厂商纷纷进军中国市场,高档产品市场是外商志在必得的市场空间,下一步将是进军中档产品市场。统计表明进口获得设备的价格约为国产同类设备的8~10倍,同样产品转为中国制造后其比价将降至4~5倍。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及国内用户产品升级换代,向国际标准靠扰的前景,国产真空获得设备的市场空间势必受到进一步地挤压,有鉴于此,相关业者应该居安思危,向竞争对手学习。立志“造精品、创名牌”,进军高档产品市场。根据自身的主客观条件,科学地确定自己的产品定位与目标市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惯用的价格战有效,然而也有限,只有精品、名牌路线,才是确保企业常胜不衰的上上之策。

2.4、发展附件———真空系统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附件是对真空泵、真空系统的补充、完善和发展,从节能减排的角度看,没有相应附件的真空系统是不完备的。

  附件的范围很广,包括①进气处理附件如:固气分离的过滤元件,可凝汽体的捕集元件,腐蚀性气体的中和元件。②泵油过滤,再生元件,废油回收及再生处理与循环附件。③在排气无害化处理附件中包括:油气分离附件及泵油回收元件,可用气体回收附件及排气无害化处理元件。我国有油真空系统社会保有量巨大,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日益严格,既有真空系统的改造、完善必将提上议事日程,并形成一个规模不小的市场需求。

  似乎为了印证笔者的上述观点,在本届展会上就有4 家专业制造低温冷阱的厂商参展,他们的低温冷阱温度从-40~-140℃,其中有多个档次以适应不同气体的低温扑集。

  在当前小型致冷机价格较高,难以广泛应用的情况下,采用不同低温等级的冷阱进行低温冷凝抽气不失为一种经济可行的举措,我国中南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温高湿重,每逢雨季都是真空生产的艰时节,采用低温冷凝抽气不仅可以降低系统的返油污染,还可提高对水汽的抽气能力,缩短抽气时间,降低能耗。对某些有害气体也可选择特定的冷凝温度加以回收利用。

2.5、我国真空行业发展展望

  从第十届国际真空展的展出情况看出:目前国内真空设备厂家纷纷推出干泵产品,其产品外观质量与国外产品相差不多,但在技术指标上则相距较大,发展无油系统应集中研究干式真空泵。

  从国内半导体集成电路、LED、显示器、化工、制药等行业的发展来看,对无油干泵的需求越来越大。当前国内产品在“质”和“量”上远不能满足要求。

  国家支持节能减排,相应制订发布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国家十分重视风能、太阳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国内已有近百家企业跻身于光伏产业。

  按照国家能源发展目标,在未来十年中仅太阳能发电的装机规模将达到几千万千瓦。而太阳能发电的无论是单晶硅、多晶硅还是薄膜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关键生产设备都是由真空设备构成,真空设备具有巨大的应用市场。

  综合上面几个方面的内容,笔者认为:今后真空设备发展的重点为:

  (1) 无油系列真空泵;如:分子泵、螺杆泵、爪式泵、涡旋泵等。与此同时也要按照节能减排的要求改进、完善有油泵,不能单一强调无油,有油系统的市场更大,不能忽视。

  (2) 直排大气的复合真空泵,如:罗茨泵机组、涡旋分子复合泵等。

  (3) 太阳能利用及太阳能电池的真空设备,如:高效太阳能集热管镀制设备、CVD设备、TCO设备等。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企业领导者要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抓住机遇,促进企业的大发展,为中国真空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本文整理自苏老师在2009年7月27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的由中国真空学会真空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真空学会真空工程学术交流会上的报告。